学思践悟:知不足而自省 对标先进奋楫笃行
有幸参与六届区委第六至七轮巡察工作,对我而言这不仅是一份全新的工作体验,也是一份“见他人得失,映照自身初心”的学习良机。半年的学习锻炼让我观念得到更新、视野得到开阔,在政治能力、责任担当、工作方法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同时也对党中央提出的“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为一名法院干警,当巡察利剑与法治天平相遇,激荡出的不仅是制度的回响,更是对司法为民初心的深刻叩问。
“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求索之艰
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从中央部署到民生生活,看似跨度巨大,实则息息相关,通过落在实处的政策才能真切反映出老百姓的真实情况。巡察组进驻后,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调研、个别座谈等12+N种方式,抽丝剥茧地发现问题、印证问题、总结问题。面对被巡察单位复杂的业务,短时间内需要快速学习行业政策、业务流程等,这种高压环境倒逼我提升快速学习、分析研判的能力。制作底稿是我们面临的第一项挑战,要在海量的材料中提取关键问题,制作成一目了然的清单。针对这一难题,我们巡察小组内部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党建、财物、纪检等专业力量互补,通过讨论、召开组内会议等方式,每天将大家手上的信息进行互通交流,开展研讨和总结,让我们高效完成问题底稿的制作,为后期形成巡察报告夯实基础。每轮巡察规定的时间紧、任务重,我们第一小组放弃周末休息时间,无数个夜晚挑灯夜战,让我感受到“求索”之艰难,在漫漫坚持和努力中,也会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收获之喜。
“同题共答”的同频之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的教诲在延伸巡察时化作行动指南。我们要以共同的目标为导向,破除对立思维,站在人民的立场,共同面对问题,形成合力,破解难题。巡察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到本质,以案例促整改,做到责任共担、长效治理,在较短的时间内,给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同时,巡察组要“以帮代查”,被巡察组要“以改促建”,最终实现政治监督与治理效能的双向提升。
“以人为镜”的自省之悟
政治巡察照见司法航向。本次交叉巡察中被巡察对象有兄弟单位,让我从不一样的高度和深度全面了解了我们的行业工作。通过个别案例可以看出,审判和巡察一样,并不是单纯地解答眼前题目,每个问题和每份判决后都承载着政治效果、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刀刃向内锤炼司法品格,在“治未病”中守护公平正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政治机关”属性,把党的领导贯穿审判执行全过程,让每一起案件的办理都成为践行“两个维护”的生动实践。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看到他人的问题时,反复鞭策自己,我是如何做的?我还存在哪些问题?我是否还可以做得更好?
“对标先进”的学习之旅
巡察教会我用“第三人称视角”审视自己,从被监督者转变为监督者,再回归到本职工作,这种角色转换带来认知的升华和前进的动力。我们不仅要看到 “问题”所在,同时还可以抓住“闪光点”,联系自身赋能本职工作,在调解时、在接访中、在处理日常工作中,多问问是否能像“标杆”一样真正解答当事人心头之惑,化解社会矛盾。这种思维的转变,让司法为民的情怀有了更坚实的支点。
巡察工作这段经历,让我常想起“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的箴言。这或许就是每一名共产党员奋斗的真谛,不是简单的查找问题,而是以赤子之心聆听时代呼唤,在为民解忧中擦拭初心,让党的政策如春风化雨,润泽每一寸老百姓的心田和被需要温暖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