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宜昌市夷陵区人民法院官方网站,今天是:
诉讼服务热线:12368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治在线

婚礼过后要分手,彩礼返还惹官非

作者: 张青   发布时间: 2024-02-07 10:14:27

一对原本恩爱的小情侣,开开心心地举办了结婚典礼,新的生活刚刚拉开了序幕。谁想,还没来得及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两人逐渐发生冲突,关系日渐疏远,男方甚至将女方告上法庭要求女方返还彩礼、缔约结婚的花费及婚约期间赠与的财物。

【案情回顾】

2021年,小何与小玲经媒人柯某介绍相识,后确立恋爱关系。2021年5月小何到小玲家提亲并支付彩礼现金11万元,小玲家回礼1万元,双方订立婚约并开始筹备婚礼。在此期间小何支付亲属认亲礼、旅拍婚纱照款项,为小玲购买手机等礼物,并由小何父亲转款给小玲18万元作为购买奔驰车的首付款,该车登记在小玲名下,车辆贷款由小玲按月偿还。2022年1月,小何与小玲举办婚礼,但双方在共同生活期间因生活琐事发生矛盾,最终分手未领取结婚证。后小何要求小玲退还彩礼及贵重物品,小玲未予返还,小何愤而诉至法院,要求小玲立即返还彩礼、手机、为缔约结婚的花费及购车首付款共计40余万元。

法院审理认为,本案中小何在提亲时支付的10万元应当认定为彩礼,小何要求小玲返还10万元彩礼应当支持。小何父亲向小玲转款18万元用于支付小玲购买车辆的首付款,该转款行为系附缔结婚姻条件的大额财产赠与行为,小玲应当返还购车款。关于返还婚礼花费及小额礼物的诉请,在订立婚约后二人之间互有转款,小玲为结婚也购买了婚礼用品等,且未能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双方各有过错,故对于小何的前述返还请求,本院不予支持。

法院最终判决:被告小玲返还原告小何彩礼及购车款28万元。

 

【小编有话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第一项规定:当事人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一方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本案中小何在提亲时支付10万元,符合婚礼习俗中对彩礼的一般认知,应当认定为彩礼。虽然双方举办了婚礼,但最终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小何按照前述司法解释要求小玲返还10万元彩礼,应当支持。当事人在恋爱期间,一方或近亲属以恋爱双方结婚为目的,自愿赠与另一方大额财物,视为附解除条件的赠与,当缔结婚姻目的无法实现时,赠与人要求对方返还的,应当予以支持。本案中,小何父亲向小玲转款18万元用于支付小玲购买案涉车辆首付款,车辆登记在小玲名下并长期由其保管使用,结合双方恋爱关系,收入水平、当地消费水平等因素,应当认定该转款行为系附缔结婚姻条件的大额财产赠与行为,亦属于彩礼的性质,当缔结婚姻的条件无法成就时,该赠与行为失效,小玲应当返还购车款。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已于2023年11月1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905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4年2月1日起实施。该规定第二条再次重申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本案通过司法裁判对该法律规定作出回应,“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给付彩礼确有表达双方感情的作用。但是彩礼金额过高,不仅可能导致双方产生矛盾,还会使其失去本身蕴含的美好寓意,将婚姻金钱化、感情物质化,最终得不偿失,成为新人及其家庭的负累。希望大家通过本案移风易俗,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建设幸福美好小家庭和文明和谐大社会。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第一款: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人民法院在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中,可以根据一方给付财物的目的,综合考虑双方当地习俗、给付的时间、财物价值、给付人及接收人等事实,认定彩礼范围。

下列情形给付的财物,不属于彩礼:(一)一方在节日、生日等有特殊纪念意义时给付的价值不大的礼物、礼金;(二)一方为表达或者增进感情的日常消费性支出;(三)其他价值不大的财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但已共同生活,一方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彩礼实际使用及嫁妆情况,综合考虑共同生活及孕育情况、双方过错等事实,结合当地习俗,确定是否返还以及返还的具体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