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创“枫桥式人民法庭” | 巡回法庭进乡村,就地解纷显温情
在鸦鹊岭镇长湖村村委会的会议室里,“巡回法庭”的横幅下,一枚国徽悬挂,各方坐次牌整齐摆放,这里即将开展一场庄严的巡回审判,悄然见证一段婚姻的郑重告别。
案件双方当事人对解除婚姻关系并无异议,但被告因昔日积怨心绪难平。调解过程中,双方情绪紧绷,往日的琐碎涌上心头,变成了庭上激烈的争吵,让调解一度陷入僵局。面对此景,法官敏锐地意识到疏导双方的对立情绪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俗话说,一人技短,百人技长。于是,法官邀请深谙当地民情、深得村民信赖的村治调主任参与调解。起初,被告提出了自己的诉求,要求原告户口从被告住房处迁走,并返还恋爱及婚姻期间赠与原告的若干首饰以及婚前购买的一只猫咪等。原告同意迁走户口,返还部分首饰,但是猫咪已经丢失,只能给予相应的赔偿。然而被告索要的金额甚高,且情绪激动,言语充满怨怼。原告亦不甘示弱,双方针锋相对,调解顿时陷入僵局,气氛降至冰点。
此时,治调主任见被告执着于要求返还猫咪,便以乡音问道:“你这么放不下这只猫,是不是心里也放不下这段婚姻,舍不得离?”被告急忙否认。治调主任顺势劝说:“想离就干脆些,别纠结过去,一切向前看。”几番劝说下,被告态度逐渐缓和。法官随即精准释法,释明夫妻共同财产范围及分配方案,同时,安抚道:“日子要向前看,别让过往影响新生活。”最终,双方就离婚、猫咪赔偿、首饰归属等达成调解协议,同时明确原告可以取回个人物品。
调解落定,新忧又起。原告提出要立即前往被告家中取回个人物品。被告虽口头同意,却坚决表示不愿让原告踏入家门,只肯自己代为收拾后归还。家事纠纷调解成功只是第一步,为了真正做到“事了人和”,彻底消弭潜在风险,法庭人员与治调主任当即决定一同前往,拉拉家常后,被告最终同意原告及律师进屋。曾经一触即发的对立情绪,终在法律的护航下归于平静。
人民法庭的审判与守护,正是夷陵法院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的生动缩影。鸦鹊岭法庭将国徽扛在肩上,把法庭搬到离群众最近的地方,不仅“坐堂问案”,更主动“上门解纷”,力求将矛盾化解于萌芽、消弭在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