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定之人变“老赖”,情财两失泪双行
传统的民间借贷似乎戳破了“熟人”“老乡”的面纱,而现如今,一类以“网恋”“婚恋”之名的借款,正掀起一场“欠钱不还”的民间借贷新局。近日,夷陵法院受理了两起“因情生结”的民间借贷案件,再次提醒广大群众攥紧钱包。
案1:今年30岁的小A苦单身久矣,终于通过夷陵某婚介所认识了适龄女青年小桂,初次见面二人便相谈甚欢,小桂邀请小A一起做车辆抵押生意,小A当晚就和小桂一起登上了去B市的火车。到达时已是深夜,小A在宾馆开了房间后,小桂便出门“做生意”直至凌晨返回。次日,小桂以生意需要资金周转为由向小A借款。在甜言蜜语下,小A一时有些“上头”,但举棋不定,小桂又信誓旦旦承诺次日凌晨前还款后,小A便将借款转账给了小桂提供的他人支付宝账户。谁知转款后小桂便以谈生意为由玩起了消失。此时小A方才恍然大悟,在网上搜索小桂的名字后发现其关联词条竟然有“诈骗”,凌晨一过小A便去附近的派出所报了警。后小桂多次微信联系小A表示会还款,但却始终没有实际还款,小A遂将小桂告上法庭。
案2:小B通过某网络平台认识了小左,二人很快便陷入热烈的网恋。不久后小左称要在市中心开一家咖啡馆以便将来和小B定居,希望小B借给他一些创业资金。小B架不住对方的恋爱攻势答应了对方,为保险起见,小B让对方通过网签出具了借条并让小左上传了身份证照片。时间一天天过去,小左始终没有还款,小B匆匆来法院起诉,这一起诉傻了眼,小左的身份证号和本人对不上,即使判决支持了小B的诉请,如何执行也是大问题。后经法院调查,原来小左提供的身份证系其故意伪造,1987年出生的稳重绅士小左真身是1997年出生的“小奶狗”,小B不禁大呼“骗钱还骗感情,真是遭了罪”。
法官提示:
套路千千万,借钱需谨慎。民间借贷案件大部分出借人都是出于信任或者情感借钱,务必仔细斟酌,小心“我以真诚待人,人却以欺诈还我”。
在此提示广大民众,恋爱初期应保持理性,借款做到“三务必”: 一是“务必”要求对方出具书面借条,保留好通话记录、聊天记录等原始“诉状”,小心借款变赠与;二是“务必”通过转账方式出借资金,并保留好转账支付凭证,手里攥好收条、电子支付凭证等“票子”,小心翻脸不认账;三是务必认真核实收款人身份,保留对方真实身份信息,小心他人玩消失。
真正的感情不会因金钱考验而变质,慎重对待每一笔借款,莫被一时的情感蒙蔽了理智,勿被花言巧语蒙了心魄,否则便要用金钱为一时的“大度”和“激情”买单。
法条链接: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九条 【金钱债务实际履行责任】当事人一方未支付价款、报酬、租金、利息,或者不履行其他金钱债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支付。
第六百七十六条 【借款人逾期返还借款的责任】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